学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论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几个关系

2018年04月20日 17:29  点击:[]


2018-04-20  钟祖荣     来源:中国人才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主要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新的目标。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新的需求体现在更高、更广、更均衡。更高是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层次更高;更广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更均衡是大家期待更加均衡公平。新的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在四个伟大的实践中,干部和人才是关键因素,必须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设好新时代的人才队伍。

建设人才队伍,不能就人才说人才,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有效推动新时代人才发展。

一、人才与聚焦发展战略布局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这里有几个问题,一是怎么聚,靠什么聚?二是往哪儿聚集?三是聚起来后怎么用好?

我这里首先谈往哪儿聚集。人是为事业而用的,因事求人是用人的原则。人才聚集一定要和布局、战略相匹配。我们有两大布局、七个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需要五大建设的人才,五大建设人才大体对应六类人才,经济建设人才主体是企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科技人才,政治建设人才主体是各类干部和法律人才,文化建设人才主体是文化艺术、新闻传播人才,社会建设人才主体是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生态文明建设人才主体是环境保护人才。在五大建设人才之外,还包括军事人才、外交人才。各个领域人才的聚集要与各领域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各领域人才的培养造就要与各领域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新内容相适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战略布局中,政治人才最关键,党的领导人才尤其关键,“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十九大报告不仅再次强调了好干部的标准、以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忠诚干净担当等政治标准,而且突出强调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强调“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提出了增强八大执政本领。政治人才和干部(领导人才)建设在新时代人才发展中居于首要的关键的地位,也是我们要深化研究的领域。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决胜期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着重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面开放。与此相应,提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还需要一支服务开放、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外贸人才。区域协调发展则需要制定各区域发展的人才战略。此外,还提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所以,网络人才、大数据人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大国工匠也是我们要着力培育的人才队伍。

二、人才与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人才的成长发展、发挥作用等都离不开环境。我们要研究几个问题:新时代社会环境需要有什么特点?新时代社会发展资源有什么优势?实现新时代的人才发展我们还要改善哪些环境?促进创新发展的文化还有哪些问题?如何营造更好的有利创新的文化?

在领导和管理领域,既要严格干部的管理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也要鼓励干事创业,“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党的建设也强调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在领导和管理领域也是要营造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氛围,创新领导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方法,否则很多事业就会出现停滞。

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参照文化的几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行为文化,我们的创新文化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的制度不健全、不具体,对创新的支持、激励措施不到位;二是在干部、人才、社会群体中对创新还要一些不喜欢、不欣赏的心态,也有不正确的创新观,存在大量为政绩、功利而导致的所谓创新观;三是行为方面,创新不够积极主动自觉,支持创新的领导行为不足,等等。

 营造有利创新的文化,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宣传全面创新观,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各个领域和方面都是需要创新,也可以创新的,不要认为创新只是科技才能创新。二是形成支持创新的政策,主要是在经费支持、激励奖励、条件支持、考核评价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支持政策,通过政策的落实、机制的运行,形成一种激励创新的文化。在激励方面,敢于把资金和奖励往人身上投,而不是花在物质设备上,真正体现对创造创新的尊重鼓励。三是形成合作创新的文化,建设创新团队,在团队合作中形成创新的运行机制,相互欣赏、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等。四是增强开放促创新的文化,开放有利于学习吸收新的信息新的技术新的思想。习近平讲“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摘编》第43页)。五是营造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创造规律、宽容失败的文化。习近平强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三、人才与做强教育基础工程

人才发展基础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分三步走。实现这三步目标,不仅在研发经费的投入增加,更主要在于创新的产出,在创新成果的广度深度。产出的关键还在于人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和激发是关键。十九大报告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是因为人才培养有个过程,有个周期,所以要有提前量,大致要有十年到二十年的提前量。也就是说,我们在2020年前要培养2035年的人才,在2035年前要培养2050年的人才,要考虑未来10-20年的环境和需要。此外,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和支撑性。教育作为基础工程,就是要能够支撑起民族复兴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大业,培养的人才规模和质量能够满足民族复兴的需要。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应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础教育要着力培养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等教育要抓双一流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实也不仅仅是列入双一流名单的,不在名单内的也同样可以建设双一流,各个行业领域的双一流,通过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创新的人才。

实现这样的目标,教育同样要深化改革。一是抓质量。根据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以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二是抓考试招生与评价,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综合素质的考核、价值观的考核,招生增加选择性,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三是抓资源配置均衡,重视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促进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上提高标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四是抓师资,高质量的教育主要靠师资的质量,创新教师教育,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从源头上解决师资质量问题,同时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支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人才与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人才“以用为本”,重在使用,发挥作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人人尽展其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在宏观层面,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十九大报告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2035和2050年的目标描述中也包含了制度建设的要求,2035年“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则是实现治理现代化。这些对人才制度建设提供了大参照。在人才工作部分,报告明确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还要注重人力资源与经济的其他方面协同的关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制造、技术、资金、人才、流通等各个环节形成关联和链条,让人力资源在产业体系的系统中发挥作用。

还要注重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配置有区域结构、行业结构等。当前要完成扶贫攻坚等任务,还要“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促进人才配置的适度均衡和公平。“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配置流动机制一是加强政策性引导,依靠行政推动的手段促进流动;二是加大市场机制和经济机制的作用,通过待遇差异加以引导;三是通过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支持,吸引人才的流动,鼓励人才创业发展。

在中观层面,要注重人才的评价、激励等动力机制问题。习近平在谈到网信人才时讲到:“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摘编》第54页)。谈到科技评价时说:“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摘编》第56页),“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摘编》第57页)。这些强调了评价的分类性、专业性、科学性、全面性,同时强调了激励的积极性、多样性、物质性等。

上一条:地方大学人才均衡发展的分析研究
下一条:新书介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氛围研究———基于企业研发人员的调查》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