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论坛 >> 正文

再论人才才能三态的关系特征

2018年04月02日 09:03  点击:[]


司江伟   郑其绪

一、人才才能三态的分类及其关系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们认为人才的才能可以分为三种状态。王通讯等认为“人才考核应研究人的才能的三种状态:1.持有态——能;2.发挥态——勤;3.转化态——绩。”郑其绪等在系统研究了古今中外的人才评价指标后,认为人才才能三态的对应关系为:“1.持有态——智;2.发挥态——能; 3.转化态——绩。”

以上理论成果揭示了人才才能的显示规律,对一定时期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应对以上理论再作深刻思考。

(1)将才能的持有态对应为“能”和“智”值得商榷。人才的能力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定得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智代表的是人才的智能水平,虽然更多的是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和开发,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先天遗传有依赖性。唯有知识,完全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所以,将才能的持有态对应为知识,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将才能的发挥态对应为“勤”值得商榷。通常是以“出勤率、积极性、协作精神、工作风格”等反映人才的“勤”,而这些内容恰恰反映了人才“德”的水平和状况。所以,“勤”只能反映人才发挥自身才能的主观愿望,并不能准确表述才能发挥的客观程度和水平。

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应赋予人才才能的三态新的对应关系:

(1)持有态——知识,记为A态,是人才对知识占有的状况。这种状态不仅包括人才从书本、从前人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在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和总结提炼所获取的经验。

(2)发挥态——能力,记为B态,是人才对知识运用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各种能力。在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没有知识的人,其能力水平通常是简单的、低层次的;而知识渊博的人,往往表现出复杂和高超的能力水平。

(3)物化态——业绩,记为C态,是人才将知识和能力物化为现实的状况。人才的才能状况如何,不仅要看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看其能力水平的高低,更要看其业绩也就是贡献的大小。

如果用发挥率 反映人才对能力发挥运用的程度;

用转化率  来反映人才对知识和能力发挥运用的程度。

于是,就得出了才能三态以下的对应关系:

持有态——A态——知

发挥态——B态——能

物化态——C态——绩

 才能三态的关系可表达为:

          (1)

         (2)

其综合关系式为:

       (3)

二、人才才能三态关系的特征

根据以上论述,人才才能三态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1.才能三态的正相关性。

持有态是才能的起始状态,不占有知识和经验,人才发挥能力和取得成绩无异于无源取水;发挥态是才能的中间状态,人才如果不能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运用,知识的获取和经验的积累就没有现实意义,要取得业绩也是无缘求木;物化态是才能的终结状态,业绩是衡量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依据,也是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的导向。因此,才能的持有态、发挥态、物化态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是清晰的、分明的,前一态是后一态的基础和条件,后一态是前一态的目的和归宿,它们的关系从起始到终结呈逐步梯度递进的关系。   

 

图1 人才才能三态的梯度递进关系

正因为才能三态是梯度的递进关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正相关性。在正常状况下,知识和经验占有程度高的人,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能力水平,相应会取得较突出的业绩。在才能三态递进的过程中,前一个状态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后续状态的提高。相反,前一状态的回落,也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它状态的回落。

2.才能三态的循环性。

在梯度递进关系的基础上,同时,才能三态又是循环的:  

        

图2 人才才能三态循环性关系

才能三态进入最后物化态阶段,仅仅只是一个周期的结束。在一个周期的物化态完成之后,在实践的基础上,人才通过回顾、总结和分析,进行重新认识、重新思考,发现了新规律或者产生了对已有规律的新认识。在原有持有态、发挥态的基础上,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又经历了一次完善、补充、整合甚至否定的过程,形成了新的发挥态、持有态。于是,人才才能三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开始递进,就这样周而复始,以至无穷,始终呈螺镟式上升。每经过一个周期的循环,人才的才能便得到一次扩充。人才才能三态无尽地循环,使得人才个体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得到丰富,成果不断得以积累,驾驭规律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正是由于人才个体才能三态的循环与递进,才使得整个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进而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和精微。

3.才能三态的反常性。

所谓反常性是指才能三种状态的正相关关系未能出现,而出现了负相关或者零相关关系。即一个人才的知识水平高,而能力水平低;或者是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高,而业绩水平低,甚至有的知识和才能高的人还可能会为组织和社会做出负贡献。这种情况若经常出现,就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对这种情况,即 , ,可以做具体分析:

表1: , 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状况

表现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知识未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能力

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愿望

知识与实践的脱节

健康及家庭困难

没有物质条件

所处的环境缺乏激励性

知识、能力未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业绩

没有将知识、能力转化为业绩的愿望

能力与社会要求的错位

健康及家庭困难

没有物质条件

所处的环境缺乏激励性

4.才能三态的超常性。

与反常性相反,才能三态的超常性是指人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或者知识、能力向业绩的转化超出了正常水平。即一个人才的知识一般,而能力水平高;或者是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一般,而业绩水平高。对这种情况,即 或者 ,应做具体分析。它不仅仅出现在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身上,在常人身上也有可能出现。

人才个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下,知识平平却完全可以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才能,并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业绩。由于人才是具有能动性的资源,特殊情景下的有效激励,可以将其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并可能出现神奇的效果,如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以寡敌众,最终达到化腐朽为神奇,不断登上新高峰,开创新业绩。可见,超常性的出现来自人才渴求成功的强烈愿望,同时,组织所给予的激励也能起到外在激发和催化的作用。前者是内在驱动力,后者是外在的拉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中国人才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

上一条:人才评价中的模糊思维
下一条:从大人才观看人才开发的可能性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