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论坛 >> 正文

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形成考略(二)

2018年04月30日 09:00  点击:[]


齐秀生

二、人本思想的确立时期

以春秋末年孔子学说的出现为开端,重人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仅思想家、政治家们树立了这样的思想观念,普通民众也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因此这一时期成为人本思想的确立期。

(一)人者,天地之心也

孔子学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仁”,《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体现了他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地位的思想,对天命、鬼神采取了存疑的态度。从《论语》中关于“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言论,就反映了这一思想观念。孔子著《春秋》一书,共记灾异122次,只客观记载事实,不涉及鬼神和天人感应之事。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礼记·祭义》中也有这样的论述:

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右复始,不忘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

在孔子看来,天只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自然之天。我们从“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等说法也可以看出,这里的“天命”和“命”,实际上说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或客观必然性,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

学界对孔子的“仁”有多种解释,但最基本的是“爱人”。孔子认为,人是区别于野兽,具有社会属性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既然具有社会属性,就必然有着某种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性相近也”,即人都有人性,人性使人们组成了社会,“仁”就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正是基于此,孔子创立了包括为人之道、待人之道、治人之道在内的人的学说体系。

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是以人自身的发展为根本,是以实现人的最终的目标为基本前提。孔子认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为此,他提出了圣人、君子、小人三个主要的人格层次和道德标准。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欲仁,斯仁至矣”。行仁德靠自己,想做到仁德,仁德就来,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孔子对人的主体性认识的加深。

《礼记·礼运》云:“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至此,人的地位已提高到至高无上的程度。比孔子稍后的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世上“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

从整体来看,孔子人本思想着眼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他从个体的人入手,肯定人的正常世俗生活,重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他怀疑天命、鬼神等超自然力的理性主义精神,构成了其人本思想的主干。

(二)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

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人的学说,在“性相近”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给予人的,而是人天生固有的。《孟子》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种认为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思想,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为人之道方面,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而特别强调加强个体人格修养的意义,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口号,以及发展仁、义、礼、智和“求放心”的主张。同时,他认为向善求仁是人固有的内在本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本能,“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肯定了人的追求的主体性,提高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在待人之道方面,孟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永恒不变的原则,其他一切道德观念都以“仁”为目的,他说:“仁者爱人。”如何做到“爱人”呢?就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表明,孟子的“爱人”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对他人施以不同的爱,只有尊重父母,承认子女同父母的亲爱关系,才能真实地去爱其他一切人,只有从“亲亲”出发,才能成为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的真正的仁者。因此,孟子反对那种只爱自己的个人利己主义,号召人们以赤诚之心去对待他人,进而提出了“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的口号,以实现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理想。

在治人之道方面,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以,他的一切政治主张和社会理论都体现出对人性的极大尊重。孟子认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不忍人之心”就是尊重他人,顺应人性的怜悯之心;“不忍人之政”就是怜悯百姓的“仁政”。他认为,必须尊重人性、推行仁政,只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君主要以德服人,不应以强力压服,“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样的君主,孟子称之为“天吏”,即无敌于天下的人。相反,那些践踏人性、戕贼仁义的君主,则是“一夫”,即独夫民贼,人民是可以起而推翻他的统治的。孟子还特别从历史的考察中认识到了民(人)的地位和作用: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他认为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政权存在与否的关键,进而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统治者要得人心,首先要让人民拥有维持基本生计的生产资料,“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其次,要轻徭薄赋,减轻负担,确保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只要做到了这两点,人民就可以从悲惨境地中解脱出来。但是,让人们维持基本的生活,只是孟子仁政的出发点,他的目的是要以此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使人民富裕起来。他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而人民富裕,再施以教化,就可实现社会理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不仅可以“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而且“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建立起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可见,孟子的治人之道是对孔子治人之道的丰富和发展。

(三)人,“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孟子的人本思想,把人本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荀子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的理论,对孔孟学说中的天人关系进行了改造。荀子认为,天和神都是自然物质的,是没有意志和目的的,是不对人事进行干预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治乱祸福都取决于人类社会自身,而不取决于天、神,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神的地位和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这就否定了天对人世治乱兴衰的主宰作用,将其原因归之于社会,归之于人。荀子还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不会因人的善恶而发生变化,“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人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控制和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因为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一切客观事物又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基于这一认识,他明确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在荀子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但又与自然界的万物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即“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人与万物的差别在于有知、有义,因此人们能够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能够驾驭万物,成为世间最尊贵的事物。这是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荀子强调礼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约束和调节作用,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春秋战国时期人逐渐从传统的神学思想框架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相分观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天人观念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人本思想观念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得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文精神和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树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得以弘扬,大大激发了人的创造性,有利于重视人才的价值,发挥人才的作用,为众多人才的迅速成长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作者为山东省政府参事、省委高校工委原副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会长)

上一条:人才开发为什么要培养大学习观
下一条:作风建设“三三律”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