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论坛 >> 正文

创新的多维度解析

2018年05月28日 09:00  点击:[]


郑其绪 

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世界教育报告1993》公布的全球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分析结果中得出了两点惊人的结论:一是大学生多未必对经济增长有好处,二是高校入学率高低已经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这两点结论直指当今高等教育的弊端——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性。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非复制型人才。于是,美国制定了一个洋洋44万字的“2061”计划,其中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处于险境!”在这个计划中,作为国策多次提到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本则提出培养生存能力,重视创造性培养;韩国制定了一个“国家生存战略”,指出“创造能力是决定性因素”;世界管理发展趋势大会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创新。而在中国,继江泽民大声疾呼“创新,创新,再创新”之后,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并明确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不难感觉到创新的压力已经如山重负,压到了世界各民族的头上,咄咄逼人,不可逆转,无法回避。在这个世界上,指望靠“虚心好学”赢得胜利,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指望靠“无私援助”发展自己,就更是痴人说梦。唯一的指望是自己,唯一的办法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为此,我们首先了解创新的范畴,它是指创新所涉及到的诸方面的基本问题,诸如创新的概念、类型、特征等。

一、创新的概念

创新的概念源于拉丁语,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更新;二是改变;三是创造新东西。总之,就是讲“新”、讲“变”。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的界定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实际上还是讲“新”、讲“变”。其实,这种世人熟视无睹的解释并不准确,甚至有失正确。事实上,旧的不一定要抛开,新的不一定是创新。“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历经几千年,至今仍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魅力不减,一位德国学者在世界管理大会上就曾大声疾呼:只有中国的“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思想才能拯救这个世界!当今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现象。而美国的“人权无国界”论、李登辉的“两国论”虽然都是新的,却是阻碍社会前进以至于是反动的。打着“人权无国界”的旗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干涉它国内政,给世界政治带来混乱,以至于导致世界无公理;至于“两国论”将会如何把中华民族拉向后退,给炎黄子孙带来灾难就更是显而易见的。再如黑客技术等高科技犯罪就更是新的,仅2008年一年,全球因数据窃密造成的损失就达1万亿美元,这还不算直接盗取的现金犯罪。因而,“创造新的”决不意味着是创新。同样,改变也并不意味着创新,由苏联到俄罗斯名称改变不叫创新,由互称同志到称呼先生不叫创新,这些只是形式的改变。

因此,我们必须指出:新≠创新、改变≠创新。创新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所做的突破性工作”。在这个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和“突破性工作”。前者是创新的前提,决定了行为的性质;后者是创新的本质,决定了行为的结果。总之,创新的宗旨是向善,创新的本质是突破,二者缺一不可。这一概念明确界定了创新的科学内涵,给创新行为以正确的导向。

二、创新的类型

创新的外延是多方面的: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有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有思维创新、艺术创新,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还有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等。所有这些创新,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分为原创型、组合型和模拟型三类。

(一)原创型创新

原创型创新也叫原始创新,它只存在创新“元素”,不存在创新模型或样本,没有任何参照原型,完全采用一套全新的思路,从而催生出全新的事物。原创型创新是最困难的,但却是开拓性的,是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原创型的社会发展模式,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在实验室用阳光加二氧化碳合成了生物燃料就是原创型创新。

(二)组合型创新

组合型创新也叫集成创新,它是从现有模型中各取其部分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东西。组合创新不仅有学科的组合、技术的组合、部件的组合,而且有思想的组合、功能的组合、文化的组合等等。一部手机,可以通话、摄影、录像、上网……,就是电话机、照相机、摄像机和网络功能的组合;日本的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就是中国家庭的运行规则与资本主义管理方式的组合;列宁主义工作作风就是美国的求实精神与俄国的革命胆略的组合;还有那些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那些覆盖各行各业的政策法规,那些不断翻新的各种设计,那些层出不穷的文章等等,绝大部分都是组合而来的。所以,组合创新可能是最普遍的和最具魅力的创新。

(三)模拟型创新

模拟型创新也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它是根据已有的基础模型,在不同的时空进行改造、“嫁接”或者“移植”。“与时偕行”早在《易经·易辞》中就有论述——“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然而,这一思想却始终没有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江泽民稍加改动移植过来,“与时俱进”成为推动我国各项工作前进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创新,是模拟型创新。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都得益于模拟创新。我们的管理,我们的汽车、高速铁路,我们的电子产品等等都有模拟创新的贡献。所以,在国际社会上不时有人攻击我们“仿制”,说我们“擅长抄袭、壮大实力”,其实这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创新的形式。

三、创新的特征

创新集中表现为四大特征:反叛性、超前性、风险性和待验性。

(一)反叛性

创新的概念告诉我们,创新是带有“突破性的工作”。所以,创新的反叛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这样说:突破的第一步就是反叛。创新的禁锢常常首先来自权威,这些权威可能是专家、学者,可能是领导、老师,可能是著作、常规,可能是传统、伦理。不管是哪方面的权威,在一定的时空都具有威慑性乃至不可抗拒性。所以,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要不畏权威,敢于突破。思想上不能“循规蹈矩”,思维上不求“是非确定”,逻辑上不求“因果分明”,观察上不求“一目了然”,实践上不求“十全十美”,甚至伦理上要突破某些“传统道德”……所有这一切都充满了反叛色彩。

然而,对权威的突破充满重重困难、充满不定因素。尤其是当权威被强化、被固化、被泛化以后,这种反叛就变得更加困难。权威被强化的结果是僵化,当牛顿被冠以“科学的最高权威”以后,他的“以太风”差点把科学引入歧途;而把毛泽东思想说成马列主义“顶峰”就出现了思想上的僵化。权威被固化的结果是停滞:点无大小、线无粗细、面无厚薄,大家都在不假思索的重复着,事实上是没有这样的点、线、面的。权威被泛化的结果是误用,科技专家搞管理许多时候是强人所难,工科专家评价社科成果做不到实事求是。所以,创新的反叛性使创新甚至于带上了英雄行为的色彩。李四光突破了陆相地层不能生油的理论,在海相地层中找到了一个个大油田。安徽小岗村18户人家突破了传统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引领了一场农村大变革。所以,美国首富保罗·盖帝认为: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

(二)超前性

所有的创新都是此前现实生活中多数人没有认识到的、在社会上没有被转化为现实的东西。创新的伟大之处就是它永远是社会发展的“航标”,永远引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成为世人为之注目、为之震撼的东西。然而,创新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凭空想象,一切创新都是源于生活、起于现实,进而在此基础上依托个人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对美好追求的激情,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前瞻性地探索。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超前发展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空想社会主义起步超前发展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以民用飞机为基础超前思维产生了航天飞机;以生命科学为后盾超前发展产生了克隆技术……。所有的创新都具有鲜明的超前性特征——超前感知、超前思维、超前研制、超前实践。然而,这一切超前又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割断历史的虚无主义。

(三)风险性

创新的风险性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政治的和经济的风险,有来自理论的和技术的风险,有来自失败的和事故的风险,还有来自领导的和群众的风险。因为,创新的任何一个突破都是反叛,都有可能“冒犯”传统与权威。创新充满了重重困难、充满了不定因素,甚至充满不测。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当他前一天得知他的文章要发表时,他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他知道这是一篇非同寻常的文章,当时虽然“四人帮”被粉碎了,可是政治气候乍暖还寒,他不得不防备各种不测乃至被捕入狱,当天晚上他对朋友告别、向家人安排“后事”。还好,文章发表的当日新华社转发,随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第二天同时转载。事情虽以喜剧结尾,然而它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是沉重的。

(四)待验性

创新的待验性是指创新成果的社会认可性,它包括社会认可的时间和认可的程度。创新的待验性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思维前瞻——取得成果——社会认可(转化为生产力)。且不说第一个过程的艰难,为了一个创新成果可能耗费人生大量时间,乃至耗尽整个人生。即使取得了成果,成果的认可常常又是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这是因为创新成果在社会上的认可常常来自传统习惯的抗拒,同时,也有个实践检验的问题,有一个让社会接受的过程。当然,我们希望这个过程的周期越短越好,因为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服务于社会发展,服务于科技进步,客观上也让创新者缩短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的心理煎熬。

且不说基因移植、克隆技术在应用中的待验性,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看成果转化的困难性。目前微机键盘26个字母的排列问题,稍微注意就会发现字母的排列杂乱无章,既不科学,也没有规律。因为当初发明键盘时技术不过关,按键按下后再跳起来有一个“滞后”,所以26个字母的排列是故意杂乱无章的,目的就是让按键后用一定的时间去寻找下一个字母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前面按下的健也跳起来了。当然现在已经不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了,于是人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被接受。 

 

(作者为中国人才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

上一条:多元文化与人才(一)
下一条:为管理向“人本”的回归喝彩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