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论坛 >> 正文

加强作风建设 强化非智力因素

2018年06月04日 09:00  点击:[]


郑其绪

人才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这些人才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它的天职是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是传承和创造知识,是引领社会前进。这是历史的使命,是民族现实的重托,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所在。

然而,在现实中,在人才的发展中,在困难面前、在诱惑面前、在迷茫面前,一些人却败下阵来,甚至走到了人民的反面。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才的非智力因素出了问题。这就是今天为什么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一、非智力因素的提出与延伸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其《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问题。此后,韦克斯勒于1943年又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概念,七年后又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探讨。此文被心理学界作为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的标志。70年代末,非智力因素概念基本上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接受。

进入80年代以来,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这一时期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顽强性、独立性等十二项因素方面,这些因素集中表现为自觉自知能力、理解平衡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抑制冲动能力和人际公关能力5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而且长久以来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人。一般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乃至事业的成败兴衰。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极大地帮助人们走向成熟和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大幸!

世界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建设国家“软实力”的问题。1982年,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提出了文化管理的理念,被推崇为当今管理的最高境界。1990年十大管理大师之一的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问题。我在1996年出版的《柔性管理》一书中也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个新的管理领域——柔性管理。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为了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对非智力因素应用的觉醒和重视。

当前,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人的范畴,进入到了组织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事实上,组织非智力因素已经成为客观存在,已经成为组织管理中一个若明若暗的概念。有人在讲到组织建设时指出:班子素质的好坏及水平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明确指出了班子的组织非智力因素问题。一度风靡全球的《第五项修炼》也多次讲到组织思维、组织意志、组织愿景等一系列组织非智力因素问题。于是,一个勿容置疑的现实、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在全世界都在加强软实力建设,重视柔性管理和文化管理的大背景下,加强组织非智力因素建设的问题同个人非智力因素建设一样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二、人才非智力因素建设的背景

象人的基本营养满足以后还会因微量元素的缺乏而生病一样,人的基本知识具备以后,还会因为非智力因素的优劣而决定成败。人才的非智力因素的自觉自知能力、理解平衡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抑制冲动能力和人际公关能力5个方面,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才的自我驾驭能力。

长期以来,讲到驾驭力常常被理解为驾驭组织、驾驭时局、驾驭他人。殊不知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驾驭自己。在人才的作风建设上,我们不惜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资金,做了大量的工作,就是要强化人才的自我驾驭能力。希望能够“政治要强,作风要实;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希望做到“事业至上,责任至尊;博学恒学,常思冥思”。在生活中,“宽容他人,包容个性;淡泊名利,坦荡人生;难舍能舍,能取不取;有我忘我,怨他容他。”希望能够纯洁“党风、政风、学风、会风、家风”。

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各类人才共同面对的三大时代背景。其一,国家发展面临重大突破,需要大批素质高、能力强、有远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我们国家的发展正面临重大的突破,关键标志有两个:第一个是GDP迅猛膨胀,但还不都是绿色的;经济实力迅速壮大,但人均占有量还很低。第二个是科技实力迅速积累,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一些科技领域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但还不是全面突破。而我们的目标定位是“两个百年”,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高的目标意味着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责任。当我们宣布“两个百年目标”的时候,我们同时要自问:大家准备好了吗?

其二,非智力因素已成为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众多的成功模式中,大多强调的都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刻意强调智力因素的反而不多。人们曾对世界500强的企业家进行考察,发现他们成功的原因是“极度的谦和+顽强的事业意志”,这两个方面都是非智力因素。人们还作过这样的比较:罗斯福一流的情商,二流的智力成为卓越领导人;而尼克松一流的智力,二流的情商却黯然下台,可见,非智力因素在这里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所以,许多成功者在总结自己的成功之路时,所强调的常常不是智力因素,却是非智力因素。

所以,实践告诉我们,情商、意志商才使人有了平庸与杰出之分。这就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道理。这个“德”就是作风,就是非智力因素。

其三,现实问题的严峻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单位的发展,成在作风,败在作风;一个人的形象,好在作风,坏在作风。在我们周围就有败在作风问题上的单位,就有倒在作风问题上的人才。他们身败名裂的共同原因就在于表现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非智力因素出了问题:专横跋扈、独断专行;我行我素、目空一切;不友好、不宽容、搞无原则争斗;人格低下、道德败坏、拿原则做交易;私欲膨胀、利用权力、不择手段捞好处。

法纪和良知都不能允许一方面享受着国家的恩泽,享受着群众的尊崇,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滋生着祸国殃民的行为,这些行为集中表现为随心所欲、滥用职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心态浮躁,弄虚作假、学术不端,讨价还价、患得患失,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这一切足以让人走向深渊。

三、加强作风建设、强化非智力因素

艰巨的使命摆在各级各类人才面前,“两个百年”的时限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一部分人的堕落在警示我们。树立什么样的作风,如何强化非智力因素,这一个个命题在向我们挑战,我们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以箭在弦上的姿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整顿作风、强化非智力因素。

(一)在精神上,形成不甘示弱、敢于拼搏的作风

我们为什么首要强调不甘示弱、敢于拼搏?因为许多人经常会表现出“萎缩型”人格,总是觉得自己不行,遇到需要往前冲的事总是习惯说“我不行”。这种表现看起来好像是谦虚,实际上是妄自菲薄。我们一定要树立自信,具有不甘人后的自信心。然后就是要有行动,敢于拼搏。因为许多工作乃至一些神圣的目标,常常处在一种“或然”的状态,就是说,许多目标的实现都带有强烈的“有可能,不一定”的色彩。许多时候,凭着一定的实力,再加上不甘示弱、敢于拼搏的精神,坚持到底、义无反顾,于是就成功了。反之,一开始就“我不行”,那就肯定一无所成。在机会面前,在风险面前,在科研的空白处,必须表现出舍我其谁的自信,面对“困难、风险、辛苦、辛酸、煎熬”五道关,不甘示弱、敢于拼搏。

(二)在工作中,树立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作风

有人讲过,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只有20%被直接实际应用。还有人讲,大学毕业时,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一半陈旧了,就是说,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如果现在还有谁仅仅满足于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而不倍加重视对岗位知识的再学习、再补充,那就不仅是无知和天真,而是太危险了。

古人曰“不学习,不知道”,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大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可见学习、思考是人们知“道”的不可忽视、不可逾越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处理好知识的存量与增量、积累与检索的关系。我们看重存量,但更要看重增量;看重积累,更要看重积累之后的应用。换句话说,光学习还不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工作,不断向巅峰冲刺。这就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工作。

(三)在道德层面上,倡导宽容理解、合作共事的作风

宽容理解、合作共事的作风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学会感恩。就是说要知恩感恩、善待他人。要知道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是很多因素促成的,其中不乏有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相助。第二,学会假设。要经常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假如这个工作我来做能做好吗?假如别人这样对我,我能承受吗?假如别人不和我配合我会如何?这样才能培养善解人意、宽容他人的作风。第三,学会适应。我们要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容忍不能改变的。要明白“仁者益寿,嫉妒伤身”的道理。能够共事这是缘分,不要让缘分变成尴尬,变成不堪回首。德从宽容来,怨自无量生。记住别人对你的情意和你对别人的歉疚,忘掉你对别人的好处和别人对你的伤害,你就会拥有一生的从容、满足和美好。

(四)在岗位上,严守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的作风

成长为一位人才是不容易的,不仅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要进行艰苦的奋斗。但是,有的人成才很慢,倒下去却很快。一旦出问题,一夜之间就会使多年的奋斗付之东流。

人们常说,平庸者施展权术,卓越者权为民用;平庸者忘乎所以,卓越者如履薄冰。印度有句谚语说得好:“所有犯罪都是用一时的快乐代替一生的快乐。”如果有了显赫的地位就忘乎所以了、就可以目空一切、贪赃枉法了,那就预示着厄运的即将来临。巴西有位医生经过13年的研究发现腐败致癌。原因就是作风腐败者总是害怕事情败露,于是终日提心吊胆、草木皆兵,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的折磨,导致生理异变、内分泌失调、抵抗力下降,这就为各种疾病提供了温床。

廉洁从政、艰苦奋斗要从人格的高度上来重视。“能取不取”和“能取则取”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前者使境界升华,后者使人格堕落。一些位高权重的人如果想要占点便宜,机会是很多的,甚至操作起来易如反掌。有的人能在逆境中奋起,却在顺境中江河日下,“打得江山,坐不得江山”。事业发展了、大功告成了,邪念也出来了。所以,知道不能干什么比知道能干什么更重要!要警惕各种所谓的潜意识、潜规则。几乎所有的犯罪者,一事当前,都是先考虑个人能谋得什么。时间长了,这种思维方式就成了潜意识、潜规则。按照这样的潜意识、潜规则发展下去,一条“自负—自恋—自恃—自毁”的人生轨迹也就注定了。

因此,在加强作风建设,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工作中,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必须把作风建设与事业发展相结合,加强非智力因素建设。要时刻不忘危机意识、紧迫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有了这些意识,才不敢放任自己,才不敢怠慢工作。

必须把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加强非智力因素建设。作风建设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这是因为,第一,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它的形成周期长,见效慢,只有周而复始成经验、久而久之成习惯,才能真正拥有好的作风。第二,作风建设具有艰苦性。形成良好作风,有时需要改变自己、付出代价,这不是所有人都能乐于做和能够做的事情。

必须把作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非智力因素建设。文化是弥散于空间、形成导向、警示、监督作用的看不见的力量。作风一旦形成了文化,就变成了自觉的行动。

必须把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加强非智力因素建设。任何人都有两面性,这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认识和控制其负面的丑。这种控制首先要靠个人的主观意志,同时还要靠制度来制约。所以我们崇尚法纪、依托法纪,发挥法纪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监督性的巨大威力,保障作风建设的成效和成果。

有一副对联说得好:“悲欢离合演往事,愚贤奸佞认当场。”现实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亮相;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定格。我相信,笑到最后者才是智者,笑到最后者方为胜利者!  

 

(作者为中国人才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 

上一条:从思维的开放性看人才开发
下一条:以评价机制的创新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