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8 马抗美 来源:中国人才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人才工作领域推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不但推动了我国人才事业的长足发展,而且为人才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典范和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人才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回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才历史作用的新定位
关于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问题,是人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对人才的历史定位,决定着人才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提和思维主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一重要论断紧扣大会主题,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时代高度,对人才的社会作用和地位进行了新的历史定位。这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把人才的重要性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凸显人才问题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把人才的重要性提高到民族振兴的高度,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联系起来,赋予了人才新的定位,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把人才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联系起来,凸显人才问题的政治意蕴。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人才的这个定位,是在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一部分提出的。这说明人才资源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着力点,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将无法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作用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
三是明确了人才的战略资源地位,凸显了人才问题的长远性与全局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人才强国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七大战略都与人才有关,都离不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创造性劳动。七大战略各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目前的发展也不完全平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解决好这七大战略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各个战略的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是关系到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设计,体现出人才的战略资源地位重要意义。
从“第一资源”到“战略资源”,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实现民族振兴,充分说明了十九大报告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是今后人才理论研究的重要指南。
二、人才使命的新拓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无论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还是先进文化的倡导,乃至于社会形态的革命性变革,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然而,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发挥作用的内容、途径、方式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都不尽相同。每个时代的人才都承担着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历史使命。
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判断。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围绕着当前到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和任务,我国人才队伍的使命也必然要提升和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能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简单概括。但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在一些领域仍然相对落后甚至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上在新时代凸现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为解决好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人才使命的内涵和层次都发生了变化。
首先,人才使命的内涵更加深刻。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需要人才发挥作用的行业既涉及到传统的、成熟的行业,也涉及到国家急需要解决的重点、短板、弱项;需要人才发挥作用的地区既涉及城市、大型企事业单位,也涉及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需要人才发挥作用的领域既涉及到物质文化领域,也涉及到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
其次,人才使命的层次大大提升。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出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多变性和个性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人才及其创造性劳动的质量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代,都会体现出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机遇与环境。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顺应历史潮流,按照时代方向努力奋斗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既是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是我国人才队伍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更是我国人才队伍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三、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人才素质是在人的先天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实践而形成的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内在品质。这些内在品质影响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使人才展示出多种多样的才华和风采。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人才的内在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深入研究人才素质的涵义、构成、功能以及开发等问题,始终是人才理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实践表明,人才的素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人才个体来说,其素质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社会发展来说,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总体上呈现出要求递增的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不但给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而且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突出了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统帅作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多次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选人用人的新理念。针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报告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通常我们所说的“德”,一般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政治品德决定了人才基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为人才确定服务对象和确立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供方向,是人才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指南针”。因此,政治品德是人才的灵魂,确保人才的政治方向,是人才成长和发展中最强有力、最持久的内在动力。思想境界上的差别,必然导致行为方式上的差别,从而造成行为结果的巨大反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政治品德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性问题。只有方向正确,人才的战略资源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就人才个体而言,只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振兴的宏伟事业结合起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爆发出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反,政治素质一旦缺失,人才队伍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能发挥其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
十九大报告关于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的论述,在理论上明确了政治品德是对人才品德的首要要求,确立了政治品德在人才“德”中的统帅和灵魂地位,是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的明确化和具体化。
(二)人才的创新能力受到高度关照
创造性一直是人才素质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被看作是人才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所谓“创造性”,即新颖性、独特性、非模仿性和非重复性。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实际表现就是创新能力。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认为,“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成功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提高”。这一时代特点,决定了人才在当今时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人才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而人才的创新能力则是人们关注的要点。
尽管我国人才资源的总数在逐年增加,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靠什么来推动和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呢?习近平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人才的数量愈多愈好,人才的能力愈强愈好。”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更显示出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发现两层含义:
一是十九大报告用“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 两个重磅词语再次重申了创新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时代特征,构成了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对我国人才创新能力的新要求,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具有国际水准”。这就对我国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科技创新的态势已表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跟跑”到“并行”“领跑”,更加要求我们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上,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在世界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主导权。
为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我国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选拔、开发等,将成为人才理论研究和人才工作实践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十九大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最新表述,标示了我国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的新方位和新坐标,提升了创新能力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地位,体现了新时代人才素质的新特征,充实和丰富了人才素质的理论。
四、人才结构的新优化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整体。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要素的联系方式,即结构。因此,要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势,必须调整好人才结构。在人才理论中,人才结构具有丰富的内涵。就我国人才队伍而言,人才结构涉及到人才的类型、层次、分布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人才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才能使人才群体发挥最佳效能。因此,人才结构不仅是人才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对人才结构的调整进行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新的导向。
(一)“战略科技人才”等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凸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里,“战略科技人才”是一个新的提法。什么是“战略科技人才”?新时代为什么呼唤“战略科技人才”?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由此,战略科技人才作为新的人才类型,是能够瞄准世界战略科技前沿,在国家重大的战略科技领域取得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战略技术支撑的人才。
从本质上说,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所决定的。社会发展、 经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社会人才的合理结构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一些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我国在航天、网络、交通、数字等重大战略领域的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国家对战略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到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①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②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纵观这四点目标,可以发现我国科技发展的需求就是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可以说,培养和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不仅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而且是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战略任务。围绕战略科技人才这一新型人才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人才理论的热点。
(二)人才流动的导向更加明确
人才流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一般是指人才在不同国家、地区、产业、职业、岗位之间的一种流动或转移。长期以来,我国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出现了农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老化严重等难题。因此,吸引人才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就业,一直是我国人才工作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一提法在过去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基础上,明确了鼓励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流动,这是新时代对人才流动的新导向。当前,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更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建功立业。然而,从社会发展需要的层面上看,这些区域对高素质人才群体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呈现出严重的不匹配状态。从个人成长需求来看,基层的实践锻炼向来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磨练人才的意志品格,还能帮助人才深刻地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民情,加深与广大群众的深厚感情。习近平强调,“在基层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高干部,始终是培养年轻干部的一个基本途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具体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快研究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体制和机制,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人才集聚的新内涵
集聚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如产业的集聚,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众多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人才的聚集效应是指人才在一定规模上的集聚使其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并产生吸引更多人才向本地区流动的向心力,形成规模。人才集聚一旦形成,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长期而重大的影响。
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人才集聚的新理念,“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从人才集聚的目标看,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人才集聚,绝不单纯是指一种经济行为,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人才集聚的范围看,不仅涉及党内,而且涉及党外;不仅面对国内的人才,而且更把目光投向全球;从人才集聚的类型看,不仅仅包括科技人才,而是统揽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才集聚,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人才理念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