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论坛 >> 正文

论人才才能三态关系特征的现实意义

2018年04月09日 09:04  点击:[]


江伟  郑其绪

一、人才才能三态的分类,深化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任用和评价。

“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在我国可以上溯到上古的尧舜时代,并历来为各个时代的统治者所秉承。但是,人们对这一原则中“才”的涵义和范畴历来认识不一,往往从两个角度界定“才”的含义。从广义的角度,有人认为其涵盖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业绩”;从狭义的角度,有人认为其专指人才的“各种才能”。

以上对才能三态分类及关系特征的阐释,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准确地提出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才选拔、任用和评价的四大指标,即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对今后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可见,根据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是对“德才兼备”的具体阐释。我们党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原则,又于时俱进地丰富了其内涵,即对人才“才”的要求是集知识、能力和业绩为一身的统一体。

二、人才才能三态关系的特征,厘清了三态转化的内在机理,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构建。

(一)才能三态的正相关性,强调知识 能力 业绩,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人才能力的培养,既来源于知识的灌输和训练,又来源于实践的思考和提炼;而人才业绩的取得,完全来源于能力的运用和发挥,更是以知识的占有和经验的积累为前提的。

按照才成于学、业成于能的逻辑关系,人才个体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其成功的前提是知识、能力和业绩,三者缺一不可。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业绩是判定能力、知识水平的尺度和导向,能力又是判定知识水平的尺度和导向。无论知识的获取,还是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导向。

因此,人才才能三态的分类及其关系的界定,在理论上不仅阐明了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能力提升和业绩积累的源泉,而且强调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实践导向。这对于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人力资本积累,尤其是对建立能力本位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才能三态的循环性,强调业绩 能力 知识,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积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实绩论英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些都是充分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因此,业绩不仅仅是衡量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依据和尺度,而且是发展新知识、提升新能力的新起点。

才能三态的循环性不仅表现在人才个体身上,而且体现在人才群体身上;不仅强调一个时代对前人知识的继承,更强调一个时代对前人知识的发展。这种建立在业绩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集肯定与否定于一体扬弃的过程,是螺镟式上升的过程。

这种杨弃和螺镟式上升的过程必然产生新思想,创造新成果,建立新业绩,也就是创新。在单位时间内,创新主体(国家、组织、个体)所进行业绩、能力、 知识的循环越多,其创新效率也就越高。

因此,才能三态的分类及其关系的界定,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对营造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对建立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才能三态的反常性和超常性,强调了业绩是人才主观努力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提高人才的使用效能、优化人才环境。

在人才管理中,反常性是组织和人才都应竭力避免的,但又是现实存在的。根据表1的分析,造成 , 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也不是孤立的。人才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愿望,或者没有将知识、能力转化为业绩的愿望,一方面可能是人才自身安于现状,没有更高的能力和业绩追求,另一方面可能是人才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人才没有激励作用。

在人才管理中,超常性是组织和人才都应追求的,但又很难持久、大范围地存在。根据对人才才能超常性原因的分析,造成       或者       的原因是人才自身持之以恒地努力和激励的结果。

根据麦格雷戈的“影响工作绩效的因果关系理论模型”:

                  (4)

即人才的绩效是其所处环境和能力的函数。

从人才才能三态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模型

                       (5)

即: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努力下,人才的业绩是知识、能力的函数。

其中:

p指人才的业绩水平;

k指人才的知识水平;

a指人才的能力水平;

e指人才所处的环境对人才知识和水平转化的影响程度;

i指人才自身的努力程度。

根据这一模型,要避免人才才能三态的反常性的出现,激发超常性的出现,就应该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

对于人才自身而言,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以远大的人生目标为内在驱动,取得更高层次的成就。

对于组织、社会和而言,加强对人才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育体制,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避免人才知识与实践的脱节、能力与社会要求的错位。更重要的是,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切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作者为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中国人才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

上一条:人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
下一条:从山型人才看人才开发的复合性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