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其绪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而成熟与成才则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所以,心理健康最终是成才的必要和先决条件。
说到成熟,人们往往想到世故圆滑、善处关系、擅长周旋等等,其实人的成熟应该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人的成熟是以人们摆脱自发,达到自为的程度为标志的。人的心理健康的调适与保持是离不开人的成熟作基础的。
一、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说,善于自处和共处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有人认为,沉着果敢、遇事不慌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有人说,能够自我纠正错误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有人说,不爱生气、乐观练达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境遇,总会导致人们在认识上产生差异,对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构成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地说,心理健康的标准应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 理智的行为
人的心理健康会使人的行为达到高度的自由状态。孔子所说的“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大抵就是这样的状态。实际上,它是人才的世界观、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心理健全、人格高尚的人是具有云水襟怀的深沉的人。当然,人的心理和行为在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不同年龄的人其知觉、思维、记忆、情感、兴趣、行为方式等都有不同的特征,如老年人深沉持重,青年人热情奔放,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等。如果青年人还像少儿那样喜怒无常,那或许被认为是“大器晚成”,如果少儿像成年人一样老练庄重,那就被视为是“早熟”。总之,不管什么特殊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理智的行为就是要在矛盾激化时不为感情所左右,在感情出现大波大折时不为眼前所迷惑,从而把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
(二) 不懈的意志
不懈的意志表现为三个方面:① 自觉性。就是说人的行为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一个意志的建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心。② 果断性。主要是指能够适时地做出决定。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人凭着执著的追求、凭着不懈的意志,善于捕捉机会,一举成功;有人则在机会擦肩而过时无动于衷。③ 顽强性。是指排除干扰将目标坚持到底的决心。目标确定固然不容易,而坚持目标更困难。因为确定目标可能从过程上是不公开的,从时间上是短暂的,而坚持目标则是公开的、长期的,这就会为执行带来许多干扰,能否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不受外界的干扰,把事情做到底,而不是犹豫不决、虎头蛇尾,这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
(三) 愉悦的情绪
愉悦的情绪表示一个人的身心活动处于一种较佳的和谐状态。一个人只有心情愉悦,才能使自己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才能对生活充满信心、主动地对待生活,才能不怕困难、敢于迎接困难,也才能够坦然自若、“笑对人生”。否则,一个人若是常常愁眉不展,灰心丧气,便是心理不健康的前兆,他就会对一切失去爱好、失去信心、莫明其妙地烦躁不安。愉悦的情绪表现在精神层面是阳光的,表现在生理机能上则是容光焕发、生机勃勃,它带给人自信的同时,还带给人健康的体魄。
(四) 正常的智力
智力是一个人自立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智力不正常不仅是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负担,甚至是社会的灾难。因此,智力的是非曲直就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竞相研究的热点,也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之一。心理健康表现在智力上,就是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对外部事物的刺激反应敏感、准确,他的精力易于集中和持久。
此外,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还表现在善于适应环境、善于理解人、与人关系融洽等。而所有这一切都要靠实践和时间的日积月累,靠不断地学习和锤炼,所以说心理健康常常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然而,成熟并不是说一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不发生矛盾,不遇到烦恼,而是在遇到矛盾、遇到烦恼时能够如上所述,从容行事,正确处事。既不是茫然失措、一筹莫展,也不是感情巨变、失去理智。这就是心理健康自然的表现。
二、 心理健康的调适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当今社会出现了心理门诊、心理医生、心理咨询,不仅大学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社会上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医院里挂起了心理门诊的牌子。其目的都是在人们了解、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力图调整心理失衡,恢复心理健康的尝试。这些调整,应该从全面着手,即从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发挥作用。
(一)培养健康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尊严。许多人都表达过这样的遗憾:人类把智慧运用在技术上,创造了一个物质丰富的世界以及足以把人类自身毁灭的武器,但却没有运用同样的智慧来创造更好的人和人格。这种思想实际上在传递一个信息:人们对健康人格热切地向往和关注。
那么,什么是健康人格?我们从两个方面给出回答。
(1) 自尊。由于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许多现代人仍表现出一种“自我萎缩型人格”,即是说其优势的或者首先的需要没有向较高层次——自尊的方向发展,而是停留在较低层上,如归属、安全、生理等方面的需要。中国农民的最高理想曾经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旧时知识分子则常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念休”来自我解嘲,表现了需要的优势以归属为终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满足,人们追求精神满足的欲望变得越来越突出。人们要探究:什么是最健康最理想的人格,以及向这种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向健康人格方向发展。这是加速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一个社会忽视了理想人格的追求,那么它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世界历史上有过不少理想人格设计。例如中国儒家哲学的“圣人”,基督教的“圣徒”,尼采哲学的“超人”等等。中国传统的人格之所以是自我萎缩型,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从文化的价值系统方面追溯,其主要原因在于理想人格设计本身有缺陷。这种传统文化设计的是一种片面的“道德力量型人格”,它对于道德力量的强调远胜过对智慧力量和意志力量的强调,而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志力量是达到健康人格必须具备的三种人格力量,三者缺一不可。虽然《礼记》里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似乎三种人格力量都涉及到了,其实,三者地位是有很大差别的。以《论语》来剖析,我们发现:从道德意义上谈“仁”的地方共有100处,作为智慧、聪明之意谈“知”的地方有25处,而作为胆量、勇敢之意谈“勇”的地方只有16处。而且意志力量和智慧力量的内部结构也是残缺的。例如意志力量,心理学上一般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竞争性。而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主要强调的是有毅力,坚持维护一种既定的东西,而缺乏意志品质中那种对抗权威、反对传统的独立性和果断性。
西方强调意志力量以及追求知识、探索真理,但同样存在片面性。陆九渊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格拉底所说:“知识就是道德。”在歌德的《浮士德》里,一个人为了新的体验和知识的需要,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这种片面地强调必然形成人格的片面发展。意志力量的片面发展产生了尼采的“超人”,智慧力量的片面发展产生了极端的现代派艺术家和学究,道德力量的片面发展产生了慈善家和“无可救药的老好人”。中国人的人格有相当部分仍然停留在归属型人格的水平。中国社会要发展,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那么,这种普遍人格就非要从归属型向自尊型转化不可。
自尊型人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 独立自主的人权意识;③ 争强好胜的竞争精神;④ 惜时如金的效率观念;⑤ 平等互利的合作习惯。自尊型人格的产生取决于每个人潜在的自尊需要。这种需要的表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环境。如果社会提供了均等的竞争机会,人们的自尊需要就可以以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现出来;如果社会结构没有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人的自尊需要就往往以一种消极甚至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心理失衡。
自尊型人格的形成,在今天首先取决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说,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普遍人格从归属型向自尊型转化的过程。其次,政治结构、文化传播结构的变化也与人格变化密切相关。此外,人格的变化还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改进。
(2) 自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封闭安稳的环境,使中国人的权威人格得以滋生和成长。它表现为安分守旧,求稳惧变;人分上下,盲从权威;思想刻板,绝对看人;对上唯诺,对下严厉;封闭内向,自我压抑;追求地位,看重钱财;慎用表扬,惩罚取向……。这种权威人格之所以形成,与社会角色的规范、内向的性格及家庭抚育和教育方式有关。我们的社会位置界定得愈清楚分明,人们的言行举止就愈加模式化和循规化。在这种角色服从心态中,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就比较萎缩,对权威的遵从和依赖感就自然形成和加强。内向羞怯的性格既是权威人格的特征之一,也是权威人格的致因之一。许多人往往只愿意或习惯于跟谈得来或好相处的人在一起,对于无关的人以及不爱做的事,都希望不去面对他(它),久而久之,封闭、保守、怀旧以及自我约束的心理与行为便油然而生。而现代化对人的影响和改变是必然的,传统的权威人格正在逐渐丧失其生存的土壤:新型职业不断出现,人的流动越来越频繁,社会角色的快速转变使人们难以用固定的套路招式来应对变化的世界;开放、竞争、快节奏的社会步伐,使羞怯内抑、胆小沉静的中国人只有加快脚步才能不被落下。权威人格的社会心理基础正在动摇和瓦解,而伴随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一种新的人格——自主人格正在形成。
与权威人格相反,自主人格不再以上下分等的眼光来看人看物,他们不安于稳态的生活,不信奉“以不变应万变”的生活准则;他们承认人的存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摒弃非敌即友、非善即恶的二值逻辑。一个人不是好人但未必是坏蛋,未能达到目标并不意味着失败;他们还知道人的价值并不完全决定于官职的大小、钱财的多寡、出身的贵贱;他们既能对别人和自己的过错进行直截了当地批评与反省,更能在他人和自己取得成绩时毫不吝啬、毫不掩饰地给予赞许和鼓励。总之,他们既没有恐惧感,也没有依赖感,对自己自知、自信、自爱,凭着自己的品德、智能和心理素质,面对茫茫人海、漫漫人生,自立于社会大潮之中。“十杰青年”张山曾有一段话:“不怕失败比渴望成功更可贵。……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不怕失败。正是有了这种心理基础,我才能勇敢上阵”。人生在世,谁不企望成功?但生活告诉我们,一蹴而就的事太少了,困难不断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机会多,风险亦多,失败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了,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强化自身素质,形成自主型人格,不依不靠,凭着自己的智慧、信心和勇气去迎接胜利。
未来更加健康完善的人格,应当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优点的人格,其中包括西方文化重视个体自我实现,东方文化讲究整体、和谐、平衡……。
(二) 实现社会公平
随着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社会公平”问题成为改革开放能否向纵深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许多人感到正在面临一种政治的、经济的、机会的“公平风险”。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天然必然性”。列宁指出:“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能够提高生产。”社会主义的劳动也“要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个人利益”。毛泽东同志也早就告诫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此,我们号召群众、动员群众就不能不顾群众利益,不顾个人利益。过去我们曾片面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忽视甚至否定个人利益;片面夸大精神作用,而忽视了“利益驱动”原则。因此,邓小平同志讲:“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他还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这就是说,对于个人利益,不仅要承认,而且要处理好,使人们感到分配公平。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作进一步的认识。亚当斯是在分析人的积极性与分配方式的关系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他认为,人们都力图获得社会的公平对待,报酬的公平程度与人的满意程度呈正相关。人们对报酬公平程度的判断,主要是通过对自己所获报酬与他人所获报酬的社会比较而作出的,只有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报酬指数相等时,个人才认为分配是公平的。用公式表示即:
公平公式:
其中
为报酬指数;O为收入(报酬);I为投入(贡献);p代表自己,o代表他人
一旦发现
个人就立刻产生不公平感,为了消除由此带来的心理紧张,平衡个人的心理,他希望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改变这种不公平状态,使个人与他人的报酬指数相等。
(1) 谋求增加自己的收入,即增加Op值。但这不是个人说了就算数的,是个人无法左右的,个人只能具有这样的愿望。
(2) 谋求降低他人的收入,即减少Oo值。这同样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
(3) 谋求增加他人的投入,即增加Io值。这也是个人无法左右的。
(4) 减少个人的投入,即减少Ip值。这是唯一可以自己做主的。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消极怠工、涣散人心。这样做对个人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只是个人面对不公平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应对。显然,这种状态也不是管理者所希望的,如果许多人都出现了这种状态,那就是管理的失败。
(5) 改变比较对象。若换一个报酬指数更高的,比较的结果是更感不公平;若换一个报酬指数低于个人的去比较,这无异于自欺欺人,阿Q精神再现,同样解决不了问题。
由此看来,分配不公必然引起心理失衡,心理失衡便引出许多行为来。但是,公平不等于平均。公平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因此,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发挥引导带动作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不发展生产而强调公平,不去创造社会财富而只求索取,结果只会如马克思、恩格斯早已指出的那样:“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几千年来,社会公平问题是历代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关注的难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公平问题提供了唯一正确的立场和方法。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富裕目标为基本准则,这是社会主义公平根本区别于以往各种“社会公平”的本质因素。我们所提倡的社会公平是较高层次的公平,它的实现将呈现三级渐进的基本走向:
1、实现社会公平的起始点——承认人格平等。人格平等作为一个社会范畴是指我国社会成员,在人格上一律平等,不应有尊卑贵贱之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范畴,它意味着社会承认一切个人或主体在不违背我国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独立性和自由;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产生于广大劳动人民和先进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并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含义和崭新的内容。
2、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级次——权利平等。它包括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多方面的内容。一俟全体社会公民在这些领域真正享有了平等的权利,社会公平机制的运行方能进入第三级次。
3、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三级次——公平竞争。全面的公平竞争蕴含着两个关键因素:其一是机会均等;其二是法律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
上述实现社会公平的三个级次是逐次递进的,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单位和管理者必须负责认真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不能指望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就不能指望群众持久性的心理稳定即实现心理健康。
(三) 告别偏见无知
世界上许多本不该发生的事却偏偏发生了,究其原因,无知与偏见占了相当大的成分,它把美好引向灰暗,它把无事变成有事,它把小事变成大事,从而引来诸多的不应有的麻烦。
在列宁的著作中至少有两处谈到真理、无知与偏见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处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一处是“无知比偏见还接近真理一些”。两处的语言虽然不同,但意思是一致的,是明白的。值得研究的是列宁的这一论断给了人们什么启示。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人们能够认识真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真理。除了客观条件外,关键是个人的主观努力。认识并把握了真理,人们观察世界、认识现象、理解事物就符合规律,合乎人之常情。
无知则不同,它表现为没有知识或不了解情况,当然更把握不了真理。于是无知便必然人为地导致心理失衡、庸人自扰。我国民间故事“杞人忧天”便是一例,国外一些教徒担心地球末日来临而不断出现的集体自杀事件也是证明。一些人盲目下海,盲目南下,许多时候表现为无知。北京某大学一名18岁的大学生甚至自动退学,回家走“逆境成才”的道路,领导、老师、同学们都一再挽留他,他却颇带自负地说:“当我有一天搞出名堂来,你们就理解我了!”他终于走了,而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思考。且不说别的,这名大学生的行动首先反映了他的无知:他不知道,人要成才就要学习,而对年轻人来讲,向书本学习是最好的捷径;他不知道,人之成才关键是个人意志和能力,而不是环境;他不知道,逆境成才的概率远小于顺境成才的概率,同样的内部条件,还是顺境成才;他更不知道,他的行动是无知的典型表现,反而莫明其妙地踌躇满志。但是,无知并不可怕,任何人都不是生而知之的,都需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只要虚心学习,努力实践,总可以做到学而知之,最终把握客观真理。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由于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由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甚多”。于是人们就会根除因无知而引发的各种复杂事端。
偏见与无知截然不同,它是对客观事物存在着错误的成见。偏见者并非无知,甚至他可能很有知识,只是由于他有了一个先入为主而又执著不化的主观“框框”,有一个错误的主导思想。因此,对任何正确的知识、客观的情况,他都一概不接受、不承认。所以,与无知相比,偏见距离真理更远。改革本来是件好事,可他却对打破长时间以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模式不能接受;有人立功受了重奖,他仍抱着“物质刺激”的大帽子捶胸顿足;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经验,他则视为崇洋媚外而暴跳如雷……。总之,在社会剧烈变化的今天,他仍然守着过时的信条,还以为是坚持真理。说到底,实质上就是除了自己的认识以外,根本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存在,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这种人只有丢掉偏见,才会从自我失衡中解放出来,才能登上真理的殿堂。
(四)造就宏大胸怀
谈到胸怀,论及度量,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两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跑得马。”人们常常以此赞赏那些豁达大度、宽厚仁慈的处世待人之人。这是因为胸怀广、度量大,不仅反映一个人品德的高尚,而且在为人处世中可以避免许多因小肚鸡肠带来的不快。心胸狭窄的人恰恰相反,他容不得别人的“无礼”,企图让所有人都按他的意志行事,才算是有序;他容不得办事“越轨”,要不合他的心意,就斥之为大逆不道;他也容不得自己的过失,常常因一时一事的不遂人愿而懊丧。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爱听好话,顺心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逆己的话。他听到好话就沾沾自喜,听到批评就意乱心烦。
胸怀大小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在生活之中,同志之间,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实践经验不同,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不同,因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总是会有一些差异和矛盾的。有了宽大的胸怀,就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容忍别人和自己有某些不一致的地方,而不会由于这些小的差异和矛盾逐渐在同志之间形成界线,进而发生裂痕,影响工作,影响团结,也影响自己的心理平衡。若没有这样的胸怀,就会终日纠缠在一些非原则性的个人纠纷中嘀嘀咕咕、不能自拔。我们提倡胸怀广、度量大,还因为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个人的得失和意气所激怒、所干扰,在工作中清醒地对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否则胸怀狭小,就容易纠缠于细枝末梢,对人抱持成见。遇到问题不是考虑如何解决,而是关心“对我的影响如何”,“是否伤及我的自尊心”等等,完全用个人的得失作为衡量是非、评判好坏的标准。历史上不少不计恩怨,宽宏大量,从而成就大业者。对照古人,我们理应比他们做得更好。
但是,我们倡导胸怀广、度量大,并非无原则的包容一切。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宰相肚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叶扁舟是船,万吨巨轮是船,挟雷夹电的核潜艇也是船,它们质与量的差别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有限的“宰相肚子”,去装各种各样的船、无限多的船,那怎么可能呢?这就是说,在重大原则性的问题上,度量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更重要的是原则问题。不能因其度量大而包容并蓄。宋代名相张齐贤一次发现家里一个仆人偷银杯,他佯装不知,30年没声张。后来这个仆人因自己总没得到升官的机会向张齐贤诉冤,张齐贤这才把问题挑明:“这事我藏在心里30年了,始终没有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宰相,任免百官,要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怎能荐引一个小偷去做官呢!”容忍一个小偷在身边30年,并为之保密,其度量不可谓不大。然而,涉及到升迁之事,却又毫不含糊地加以拒绝。因此,胸怀广不等于放弃原则,度量大不等于包庇纵容。
(五)理性面对挫折
生活是一本书,它记载下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世间的热情与炎凉,记载下人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有人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它道出了一个真实:生活决不都是如诗、如画、如歌。生活带给人们许多欢乐,也抛给人们许多烦恼;生活带给人们许多成功,也留给人们许多失败;生活给人以许多鼓舞,也给人们制造了许多颓丧;生活有时扮演慈善老人,表现出大慈大悲,有时又扮演严酷的判官,摆出一副铁石心肠,让你无可奈何。所有这些,都不断地给我们以希望,又常常使我们受挫折,而挫折则常常使毫无思想准备的人产生心理问题。
生活中的挫折来自各个方面,但主要是事业上的不成功、人际关系的紧张以及婚恋家庭的不和谐。
事业不成功是很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的,尤其是一个有所追求的争强好胜者,一旦事业上不成功,所受的打击是很大的。然而,需要明白的是事业绝对的不成功是很少的。一次乃至几次的失败不能叫事业不成功,即使目标确实没有实现,也可以从中得出教训、学到知识,在确定第二个目标时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不能轻易为自己定下事业不成功的结论。
人际关系紧张是最能影响人的心理平衡的因素。人们所处的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相对稳定的、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所以社会环境就成了人与人之间最现实的联系、最有机的联系。一个人的自尊心是需要维护的,这种维护要靠周围人的承认,自尊心的强弱是由他人抱持的态度所决定的。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工作在组织里,如果周围的人视其可有可无,不屑一顾,或者攻击诋毁,这个人心理上会承受难以自己的压力,甚至会感到无法生存下去。因此,人际关系紧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最可怕的因素。
至于婚恋、家庭的不和谐给人心理上带来的负担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要有一大半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庭气氛的紧张必然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伦理道德完备、传统思想浓厚的民族中,夫妻不和、子女不孝都会给人以精神上很大的刺激,以至于形成心理障碍。
从以上分析,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的调适对于一个人的成才多么关键、多么重要。人格、公平、胸怀、弃偏见、抗挫折五大因素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足以影响人才的发展,以至于决定一个人一生成才与否和成才的“度”。所以,在人才发展的道路上,聪明者不断提醒自己、反思自己,不断进行健康的心理调适。
(作者为中国人才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