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
思维的归因性是指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探究,以寻找正确原因的思维方式。对于事物进行正确归因,这对于人才开发进行科学的阐释,是非常必要的。
归因理论是西方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不仅为人们分析一般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论,而且对于人才开发的归因,也有重要的意义。
从海德的归因理论来看,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个人的行为结果负责。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利用海德这一归因理论,找出自己进步或落后(特别是落后)的原因。当我们进步较大时,我们要学会对生活心存感激,把社会、学校和家庭对自己的关心当作个人发展的一种动力,激励自己锦上添花,而不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当我们处于落后状态时,我们又要从个人的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角度反思自己,找出自己落后的主观内因,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怨天尤人,把责任一味推到他人和社会头上。
除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外,维纳的归因理论对人才开发也颇有启迪。维纳对影响个人发展的原因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如下图:
如图所示,维纳把努力、心情、疲劳、聪明和能力看作是影响个人发展的内因,把幸运、机遇、任务难度和环境障碍看作是影响个人发展的外因。从稳定性来讲,维纳又把努力、心情、疲劳、幸运和机遇看作是暂时性原因,把聪明、能力、任务难度和环境障碍看作是稳定性原因。
用维纳这一理论分析人才开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进步归结为临时的努力、心情、不太疲劳,或者是由于幸运和机遇,那么,就容易降低对未来的成功期望,减少前进的动力,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就不一定取得成功;相反,一个人如果把成功归因于稳定性因素,那么,个人对未来的发展就容易充满自信,产生较高的成功期望,表现出积极的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情感反应,对未来的预测和行为意向作为一种天然的力量,必然要影响到个人以后的行为。因此,我们在利用归因理论进行人才开发时,一方面应该把成功更多地归因于稳定性因素,以产生较高的稳定的成功期望,实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另一方面,应该把失败尽可能归因于暂时的不稳定原因,以免个人在遇到挫折后过于自责、自卑或悲观失望,力求继续保持成功期望,以激励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对于自己的进步或落后,作出正确的归因阐释,只有归因正确,才能理性和科学地对待影响个人发展的各项主客观因素,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走向最终的成功。
比如,对于创新思维的归因,如果按照由果溯因的方式,就能够“沿波讨源”,进而发现一果多因的思维链条,如“怀疑”对于科学创新的启发意义,早就引起了亚里士多德的注意。他说:“凡愿解惑的人宜先好好地怀疑;由怀疑而发为思考,这引向问题的解答。人们若不见有‘结’,也无从进而解脱那‘结’。但思想的困难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在思想上感到不通,就象被锁链缚住了;捆结着的思想,也象缚住了的人,难再前进。所以,我们应将疑难预为估量;因为欲做研究而不先提出疑难,正象要想旅行而不知向何处去的人一样。”(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7页)可见,从归因理论来看待科学的创新,就颇值得我们总结。为了更好地进行人才开发,对于每个人来说,认真学习归因理论,愈加显得必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犯罪心理学来看,各类犯罪人员的犯罪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都与犯罪者没有正确把握归因理论有关。犯罪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之所以犯罪,主要是别人或社会逼迫的,自己是出于无奈或者被迫报复,才走向了犯罪道路。很显然,这种归因解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犯罪的社会原因或者外在原因,但没有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出发,看到个人应该如何承担犯罪的责任。如果犯罪者在监狱改造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犯罪的归因,那么,即使出狱后,一旦再遇到以前触动他犯罪的类似情境,他也仍然可能继续犯罪。
荀子说:“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荀子《天论》)荀子这段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君子“日进”和小人“日退”的原因,主要原因不在于“天”,而都是在于“己”。由此可见,从归因理论的角度出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日进”和“日退”的主观原因,这对于成功者和失败者,对自己的人生际遇进行正确的归因,都是极其重要的。
此外,我们在运用思维的归因性时,面对复杂纷纭的社会人生,应该尽可能辩证地理解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互为因果、由因溯果、由果溯因等复杂现象,厘清事理的内在联系,力戒简单、片面的线性思维。归因正确,这是人才开发必须要掌握的内在逻辑。
(作者为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干部与人才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