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论坛 >> 正文

柔性管理——面向未来的管理趋势

2018年07月09日 09:00  点击:[]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郑其绪教授专访,记者李晶侠、郭富林

记者: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系统的弹性化和生产的柔性化特征日益明显,对于以“创新即生命”的知识型企业来说,“柔性管理”将是适应这一特征的未来企业管理模式。您一直比较推崇这种管理模式,能不能先给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它的本质与内涵所在?

回答:好的。进入21世纪以来,柔性管理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新的活力的来源。应该说,柔性管理是对严格规范管理理念的升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从本质上说柔性管理是一种心理的管理、战略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与供给能力急剧膨胀,产品生命周期迅速缩短;加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对人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从理念到形式都必须变化。否则,企业将失去活力、人力资源将无法开发潜力。柔性管理的任务就是要调动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从世界表面混沌纷杂的现象中,看到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判别潜在的需求,预见可能的变化并自如地应对这些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柔性管理是在管理的质的方面实现了一次跨越,是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

记者:柔性管理,就其字面意思来看,它显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过程,这一点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理想的架构并不能代表现实的可行性。那么,这种非强制性是通过哪些因素来共同促成的呢?

回答: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通过内化的方式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首先,它的实施必须在管理者那里得到崇尚,形成管理者的理念和自觉。其次,要创造环境。这种环境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些环境复合起来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激情、一种愉悦、一种内在驱动力。第三,形成文化。这种文化可以用制度倡导和固定,可以通过建立机制进行强化。一旦形成了文化,它就会像空气一样将所有的人置于其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它就会成为组织的兴奋剂、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将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种管理的影响能力具有内驱动、全员化和有效性,具有持久性和自觉性。因而,这是一种高尚的管理。

记者:事实上,不论从管理理论还是从管理实践来看,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不同无处不在。理解刚性管理显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柔性管理。您是怎样看待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对立的?

回答: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确是不同的,但却不是对立的。它们的不同表现在从理念到方法、从境界到结果、从人群到单位等等。但它们却不是对立的。刚性管理在整个管理中是首先必须的,是第一位的。它为整个管理工程构建了一个骨架,规定了管理的目标、幅度、时间、空间及必要的刚性手段,使组织和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在这一框架下有序地运行。而柔性管理则将人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实现其刚性管理所无法实现的功能,体现其血肉对于骨架的作用。骨架没有血肉,那是很可怕的;同样,血肉离开了骨架,也不是一个生命体。只有血肉附着在骨架上,才能构成一个充满生机、给人以美感的生命体。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就是这样的关系。

事实上,现代管理的实践已经证明了我的这一结论。刚性管理的优势在于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高度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又发挥了巨大的导向作用。然而,规章制度是没有感情的,它给人的感觉是生硬的、逼人的。它的缺陷也就体现在这里,许多无奈和隐性矛盾的冲突就起于此。柔性管理不仅弥补了这一不足,而且在人的生理极限上调动起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记者:可以说,刚性管理的优势与缺陷实际上都是源于同一个原因——“成也制度,败也制度”。更正它的缺陷则意味着限制它的优势,这确实是一个两难处境。那么柔性管理的长处与缺陷又是如何的呢?

回答:柔性管理的最大的贡献是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二者的结合使人类的管理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具体地说就是:(1)柔性管理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之功,将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到出神入化的状态,发挥到超常的状态。这是其它形式的管理不可能实现的。(2)柔性管理使组织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它将组织的各元素自组织到最佳状态,使组织永远充满生机。柔性管理的局限性是:(1)柔性管理只能在高起点上起步。就是说对于乌合之众、对于尚未开化之人群是很难奏效的。(2)柔性管理的实施,一般要以成熟的刚性管理为前提,没有科学有序的刚性管理,柔性管理将失去其神奇而神圣的功能。

因此,一味地区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强调的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记者:刚性管理把人定位为“经济人”,是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的物质效应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我们重新审视刚性管理所不得不面对的。而柔性管理显然也有着它自身的优势,并最终将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您认为对于我们的时代来说,柔性管理又意味着什么呢?

回答:柔性管理对人的智力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一点对于当今“视创新为生命”的信息社会尤为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创新是不能靠制度规定去实现的,创新是要靠一系列前提条件作保证的。而柔性管理就是达到这一保证的最得力、最有效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对柔性管理越来越重视的原因。它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反映了社会对人力资源能力开发的本能的冲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渴求和崇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过,对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过。对于知识的创造、技术的发明只能靠柔性管理提供的健康向上的环境去激发和催生。

记者:柔性管理在具体的运作中,对于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有那些显著的表现?

回答:从哲学上讲,管理与被管理永远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解决得好,生产力就发展;否则,就停滞不前,甚至于引发事端。柔性管理之所以能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得水乳交融。第一,它强调尊重。柔性管理一个朴素的思想就是把人当人看。尊重人格、尊重个性、尊重好意、尊重奋斗,甚至于尊重失误、尊重失败。这一系列尊重的前提是理解。这种由理解而延伸出的尊重,可以让人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可以让人赴汤蹈火无怨无惑!第二,它强调适度。管理者任何时候都不把事情做绝,他对人对事都留有余地,不仅给人以出路,而且给人以发挥的空间。柔性管理肯定重于否定、执教重于执纪。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特长和个性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发挥,成为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的天然的激励场。第三,它强调自觉。这是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的。自觉的行为和被迫无奈的行为,不管是从行为的力度,还是从行为的指向乃至行为的结果,当然都有着天壤之别了。以上三条足以协调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了。

总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就其思想而言,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是,作为一个概念、作为一个管理模式和管理领域、从理论到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此前还没有过。它是顺应社会的发展、顺应历史的需求而诞生的,它是在前人的实践上催生的,它是人类管理进步的必然结果。

 

(作者为中国人才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

 

上一条:从古代人才标准看执政能力建设
下一条:人才统计学的性质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