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论坛 >> 正文

论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

2018年09月17日 09:01  点击:[]


郑其绪

世界进入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经济、政治、军事的融合成为时代的脉搏。于是,应运而来的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就是创新,全世界都在呼唤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所以,培养与争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必然成为各国的强国战略。为此,美国出台了《国家创新启动计划》、俄罗斯制定了“振兴俄罗斯行动”,明确指出“唯一的办法是创新”、韩国制定了“创新型国家战略”、巴西制定了国家《创新法》、日本确立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等等。面对挑战,我国也做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一、创新型人才的概念

创新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它的原意包含了三层意思:改变、更新和创造新的东西。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92年提出:创新的基本内涵主要为两方面: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而作为概念,至今尚未有与“创造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统一的结论。

我们首先分析创新型人才的外延,创新型人才是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创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和创新成果。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三条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创新对象的范畴和创新成果的质与量。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指创新型人才拥有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和相应的知识等,通过对这些素质的综合运用,对创新对象发生作用;创新对象的范畴既包括未知领域也包括已知领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就是发明创造,而对已知领域的探索就是改革、更新、改进、替代等,最后产生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又可以被作为已知领域的创新对象被进一步创新,不断地推陈出新,如此反复、周而复始形成创新的无限循环的链条。总之,创新型人才就是综合运用自身的创新素质不断地为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做出突破性工作的人。

创新型人才的外延所构成的内在联系可用图2—1表示:

 

2—1  创新型人才外延的内在联系

 

二、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创新型人才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它必然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好奇心

创新是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开始的,而好奇心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动力和源头。创新型人才对一切未知领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他对所有未知的问题都充满了神秘感,而且具有强烈的知情欲和追求欲。这种好奇心有时使他显得像少儿那样“无知”,又像孩童一样“天真”。而正是这种好奇心,唤醒和激发了创新型人才潜在的创造力,才使创新型人才对生活、对工作充满了巨大的热情和无限的遐想,对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界的探索维持着强烈的心理冲动。这种热情、这种冲动支持着创新型人才在探索的道路上充满弥天大勇和惊人的兴趣,以至于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无我、乐此不疲的程度。这种超然的状态常常使创新型人才灵魂净化、思想升华,使心智超俗、思路超常。

(二)执著心

执著心不同于好奇心,好奇不一定执著。所以,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又一突出特征。创新型人才的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顽强地拼搏,这是一种心理意志的集中表现。创新的过程决非平静,在那个冥冥的世界里,无时无刻不是充满了急风暴雨和惊涛骇浪——那是智慧与风险碰撞,那是意志与困难较量!只要你想谋求成功,你就无法回避这个过程。创新型人才的执著在于:当肩负重压一筹莫展、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当思绪无宁、思无定则、思索的结论被否定、不得不再“从头越”的时候,当已经心力劳瘁、千山我独行的时候,还依然魂牵梦绕、挥之不去,还仍然保持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着迷着魔的状态;在常人看来,面对思索无果而又如痴如醉的时候,这似乎是一种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而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他还是一相情愿,不言放弃,仍然坚持心中神圣的信念,引导他走向成功,走向精彩。

(三)反叛性

创新型人才所做的工作常常带有突破性,他所面对的突破对象往往是那些权威——他的老师、知名的专家、权威的著作等等。而社会传统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权威强化、固化和泛化。面对这些情况,没有政治上的勇气和人格的力量,没有知识上的怀疑主义和学术上的批判精神,创新将会举步唯艰、一筹莫展。即便起步,创新的过程充满了重重风险、充满了不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人的意志和勇气。这些风险有来自创新过程自身的,有来自领导的,有来自群众的,还有来自创新失败的。对于意志薄弱者,这些风险足以令其望而生畏、举步不前。所以,墨守成规和畏首畏尾永远是创新的绊脚石,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

(四)兼容性

创新型人才是思维异常活跃的人,他的思想火花四射、丰富多彩;创新型人才还是心胸开阔的人,他可以胸怀天下、囊括四海。这是因为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面对“异己”,必须在知识、学术、文化诸方面兼容。创新型人才面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派,首先不是排斥,而是“求同、求异、求合”。他总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一颗谦虚的心走进他人的思维空间,首先认同他人的优势和长处,自己首先取长补短,然后审视对方、指出问题、决定取舍,确定自己与对方的不同之处,或许是超人之处;最后思想交叉,将两个优势综合,产生新的更高的创新成果。创新型人才的这种兼容性使他永远保持着高尚的学术品格,保持着创新的活力。

三、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不是人人、时时都可以实现的,创新型人才也不是想成为就可以达成的,他必须具有必要的素质作保证。

(一)品质

创新是人们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失败和挫折,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冒险。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和勇气,具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与责任。这是人生的高度,这是优秀的品格,它使人生保持活力和激情,它带给别人的是感动,留给自己的欣慰。感动形成良好的外部条件,欣慰造就积极的心理环境。其次,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奉献与名利、执著与懈怠、合作与独断之间的冲突常常相伴随,这就不仅需要淡泊名利,而且需要宁静的心态。这是一种气度,一种博大的胸怀,这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提供最佳的生理状态、人际环境和思维效果。

这些非凡的品质并非一日之寒,同道德的培养一样需要长期的磨练,需要特殊方法造就,尤其需要自我巨大的意志力和虔诚心。因为这是表现于外、形成于内的内在美,是创新的物质基础,是激情和灵感的载体。世界间不知多少人对这些非凡的品质崇拜有加,但终因缺乏意志力和虔诚心而不得不宣布自己只能叹为观止,永远遥不可及。

(二)知识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如此明了,如此简练,人们几乎不假思索就可以理解。然而,在今天,我们必须给它更多的外延,从而与时代的脉搏相吻合。第一,知识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而且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力量。培根虽然说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他却没有很好地利用知识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他在知识上是一个天才的智者,可是在做人上却是一个卑鄙的小人。知识的力量在他那里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第二,对知识不仅要重视“存量”,更要重视“增量”。当今世界,知识的倍增周期变得越来越短:19世纪知识的倍增周期是50年,到了20世纪前半叶就成为10年,70年代是5年,80年代是3年。而且科技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也在变短:摄影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经过了112年,无线电用了40年,电视12年,晶体管3年,激光不到一年。与此同时,知识的半衰期也在变短:18世纪是80年,19世纪30年,20世纪15年,80年代以后5年。于是,知识的老化问题就成了一个咄咄逼人的问题。现在谁还满足知识的存量而不思积累,他不是胸无大志,就是糊涂愚昧。第三,要注意知识的广度,不能仅仅满足于“专家”,而且要成为“通才”。 同人体的基本营养满足后,对健康起重要作用的是微量元素一样;当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创新起催生作用的常常是“边缘”知识、相关知识。因为知识广博,思维富有活性。因此要永远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不断积累“边缘”知识。不仅如此,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强调检索,即快速地发现知识、应用知识。当今知识浩如烟海,快速方能充分占有、最先占有;现在是信息取胜、速度取胜的时代,快速方能有的放矢、先人一步。在开卷考试中为什么有人照样不及格?在知识竞赛的抢答中为何有人失败?非不知也,是不能也。可见在这里速度多么重要!

到此为止,我们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全部外延进行了梳理,这种梳理或许连培根本人也没有想到,但是,今天我们必须要做这样的理解。这也是众多创新型人才长期实践的感悟。离开了知识,创新就是白日做梦、无稽之谈;而离开了现代意识下的知识,创新就失去了源头、失去了光彩。

(三)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它是产生新观念、开拓新领域的思维活动,它是创新的欲望、动机、冲动和敏感性共同作用下的高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使得创新型人才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与顿悟。所以,创新思维不仅包括推理、分析、判断、求证、演绎和归纳等等思想活动,尤其包括联想、假设、直觉、灵感、质疑、求异等等更具灵活性、非理性的思想活动。它既具有缜密、严谨、求实的特点,又具有开放、跳跃、突发的特征。

创新活动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需要用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打破旧有、创立新型,或者突破旧有、更新完善。所以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别于那种只会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按照成规层层推理、步步求证的逻辑层序求解问题的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打破常规,抛开偏见甚至于迎着风险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通过对新知识的捕获来实现信息的增值,并通过联想、假设、直觉、灵感、质疑、求异等方法使思维具有独创性、求异性、灵活性、突发性、跳跃性、联动性和综合性。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那么,思维是否也有习惯呢?是否也可以成自然呢?回答是肯定的。人的思维方式是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并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存在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思维习惯的思维,因而,它相对于常规思维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即不稳定性。但是,经过有目的训练是可以将创新思维变成习惯思维的。大量的实验表明,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训练帮助创新型人才摆脱定向思维、从众思维、机械思维等,从而掌握新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专门的训练可以使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提高10%—40%。所以,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具备打破常规思维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乐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习惯。

(四)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把自身的素质和掌握的知识、技巧加以运用并创造出成果的一种技能,是人们将思想转化为现实、将目标变为成果的桥梁。而创新能力则是将创新的动机和目标转化为创新成果的高人一筹的综合本领。这些能力主要是感知能力、质疑能力、假设能力、实践能力

感知能力是指对信息的一种敏感和悟性。创新的前提是必须有创新的目标。目标来自何处?来自敏锐的观察、体察和感知。这种观察、体察和感知必须是有意,即主观上有愿望,心理上有准备,目标上有指向。X射线并非伦琴首先发现,此前已经有两人看见了X射线造成的现象,但是,他们都没有发现新的射线。所以看见不等于发现,听到不等于听懂,熟知不等于真知。大思想家罗素曾经说过:机遇总是钟爱有思想准备的人。苏东波也曾经感叹:作诗火速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所以,敏锐的感知对于创新型人才既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能力。具备了感知能力就会随时可能接受创新的信号,并善于联想、勤于追寻,使思维升华,思想活化。

质疑能力是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深有体会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质疑是求异的开始,质疑能力不仅体现胆识,而且体现见识;不仅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能力上的问题。列宁曾经说过: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上来。所以,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能否分辨真伪、掂量轻重、把握缓急,从而知微知彰、去伪存真,及时发现要害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进而确定创新对象,这是一个非凡的能力。

假设能力是一种虚拟真实、虚拟未来的能力,是一种超人的想象力。它体现创新型人才的远见卓识,也是预见预测能力的具体表现,这是创新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使创新型人才的思维进入一个冥冥世界,此时心静如水、激情荡漾、灵与肉脱离,常常是茅塞顿开、触类旁通。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假设和想象的东西要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创意进一步推理和实践。

实践能力是一种应用的能力。实践是“发现”、“感悟”、“印证”不可替代的过程。所以,不仅“实践出真知”,而且实践印证知识,实践辐射知识,实践创造知识。创新可以从“空想”开始,但不能停留在空想状态。想象的东西必须符合科学并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任何一种创新都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侥幸。所有创新的构想都必须从实践中来也通过实践实验而促成,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创新的成果。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实参与,它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五)健康

健康的全部内容是身心俱健。要做到身心俱健,首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从而达到身心俱健;而身体健康却不一定心理健康,最终身体的健康也不复存在,这就是身心健康的辨证关系。因此,我们首先强调心理的健康,它包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处变不惊的自信心、力挽狂澜的气魄、慎独而恒久的自律性等等。它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心理品质,因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收获喜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和行为会不断地受到挑战——不仅要一次次面对风险,而且要一次次面对抉择;不仅一次次面对成功的祝贺,而且要一次次面对失败的血雨腥风。在黑云压城、大厦将倾的危难面前,在是非不定、刀光剑影的风险之中,在得心应手、成果累累的喜悦之时,不是忽而踌躇满志、忽而心灰意冷;忽而欣喜若狂、忽而痛不欲生,而是人格独立、志存高远、超越诱惑、排除干扰,以超凡的心理调控能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沉稳的心态和执着的追求欲,保持迎战困难和追寻成功的激情。这就叫如痴如醉、这就叫乐此不疲。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切成就和财富始于健康的心理”,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我们强调身体的健康。人们旺盛的精力、积极乐观的态度、敏捷的感受力以及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对突发事件的承受力等等,无一不是来自健康的体魄。身体健康方能提供最佳生理状态、人际环境和思维效果,从而形成弥散在人体周围的“生物场”、“创新场”。据统计,我国有8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1.7亿人患有精神疾病。显然,这种状态对于创新是极其不利的。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没有旺盛的精力,就没有创新的物质基础,就没有激情和灵感的载体,就没有一切!在科学技术日渐深化的今天,各种巨大系统提供的信息使我们的思维负荷越来越重,人们在精神上、心理上、体力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有时人体机器不得不超负荷运转,所以健康的体质不仅是个人的幸福和幸运,而且是事业的需要。

四、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有些是先天的,但更多的是后天学习和培养而形成的。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文化、搭建创新平台

文化是人们共同认可的精神信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奋斗目标、规章制度和组织形象。营造创新文化就是营造对创新者和创新行为鼓励、赏识、宽容的社会氛围。这种社会氛围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承认,是一种鼓励,它给创新人才带来心理的愉悦,给事业带来力量,给人际关系带来和谐。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高尚的行为必有高尚的文化,而高尚的文化必将成就高尚的事业。创新是高尚的事业和高尚的行为,因此,它必须要有文化的发展作保证。如果创新是帆,文化就是风;如果创新是骨架,文化就是血肉。文化体现至高无上的精神,它是持久的动力和潜在的生产力,它是兴奋剂、催化剂和黏合剂。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也是一个单位的软实力。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创新活动与创新文化同重、同步、同力。

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而为创新型人才搭建创新平台,以便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中国领先世界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研究计划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100多个实验室和500多名知名科学家的参与。巨大的吸引力不是来自丰厚的待遇,而是研究项目给这些人才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他们可以在这个项目中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升自己的能力。人才需要事业平台的支撑,同时,事业也需要人才积极的奉献。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一方面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国家要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

(二)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健康的心理环境

机制本是机械学的概念,机制的概念被引入管理学,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部联系。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机制的自为性,即机制按照其内在的规律性自动发生作用;(2)机制的中介性,即机制不是最终结果,也不是起始原因,它是将意志转化为行动、原因转化为结果的桥梁;(3)机制的定向性,即机制制约并决定着某一事物功能的发挥;(4)机制的固有性,即在一定的系统中,机制是客观存在的,是系统赖以生存的前提;(5)机制的差异性,即机制有优劣之分,评价其优劣是以其运行而导致的系统机能的强弱来衡量的。我们不难看出,机制具有约束、限制、保障和激励的作用。在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上,必须建立一套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合理的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因此,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提高具有巨大的催生作用。我们要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奖励体系;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不但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工资薪金激励办法,还要加大对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评选表彰力度;调整规范创新型人才奖项设置办法,探索更加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奖项;完善各行各业创新型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

建立机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营造创新型人才健康的心理环境。人的基本属性就是社会属性,社会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大环境,社会的方方面面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创新的社会氛围,更没有建立起国家创新体系,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因为近代中国封建社会因循守旧的传统弊病还存在,文化大革命对人才的摧残和对创新的抑制还令人心有余悸,还因为全社会缺乏对创新的倡导、对人才心理的疏导和对全社会舆论的引导。要在全社会弘扬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宣传“人人皆能创新”、“人人鼓励创新”、“创新允许失败”的理念,努力形成自强不息、创新为荣的全民共识,使全社会形成创新价值观;宣传创新知识,让人们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纠正人们对创新的偏见,正确的对待“个性”、“异类”;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一种祥和的社会环境,为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和煦的阳光。

(三)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创新教育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线平台主要是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单是局部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的调整,而是涉及总体教育理念这一顶层设计的变革。因此在学校层面上,应当将创新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价值链中。相对于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使命中是一次新的定位和完善。今后高校的教育模式要围绕“博学、务实、创新、创业”而展开。“博学”是提高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建立课内外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培养教育体系。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造就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兼备的人才。“务实”是培养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面向工程实际,成为基础扎实并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程型人才;培养严谨治学、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优良品质。“创新”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中最核心、最艰巨的要求。必须着力培养开拓进取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是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和发展优良个性的培养体系;二是启发悟性。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三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尝试“跳跃式学习”。改变过去统得过死、管得过细的管理方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五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直觉和洞察力。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帮助学生树立“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作风。

总之,在办学理念上,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和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人才全面发展的内涵;在教育目标上,要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人才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在培养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学习型培养方式,缩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在教育方式上,要扩大并落实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让人才在校期间就做到理论、技术、实践的统一;在教育评价上,要完善评价要素,将创新能力作为对学生素质要求之一纳入评价系统。

(四)建立创新机制、形成评价体系

机制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一是组织机构。它是管理机制发挥作用的载体。这些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设置的机构都被赋予了特殊的职能,并确立了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机构像一张网,将一个组织中的各系统连接起来;这些机构又像晴雨表,随时反映组织中的运行信息,并将对信息的分析汇集整理,及时地对优良信息进行放大,对不良信息进行处置。二是规章制度。它是管理机制之所以称之为机制的依据,是机制赖以发挥作用的原动力。它像生命体的血肉,没有制度,机制就失去了生命力。这些规章制度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一系列的规定和规范,它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和强制作用。三是工作人员。机构和制度是没有生命的,而要建立机制就要给机构和制度以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表现就是机构有效运转、制度得以落实。而这一切均需不辱使命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生命力并不等于机构和制度的活力,在赋予了职能的机构中,依托赋予了权威性的制度,工作人员以其责任感和聪明才智将机构与制度激活方能使机制正常运转。

机制的原动力是评价。评价是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机制的核心。评价具有“终审”的性质。因而,评价具有引导性、监督性和威慑性。它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组织都具有非同小可的力量。为了促进创新型人才主动完善自身的创新素质,建立科学有序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式是必要的。美国大学普遍重视评价工作,并不断开创新的评价方式。我国许多高校的评价工作也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我们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建立专门的制度,我们还要开发适合我们自己的评价系统。为了进一步发挥评价的管理、监督、引导的职能,我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素质上,今后要作为一项管理大略进一步在评价意识、评价环境、评价方法、评价研究诸方面加强工作。我们要健全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建立各类创新型人才能力素质标准模型。让人才评价不再千篇一律地按照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的人才,从而体现对创新型人才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公平性,促使广大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完善、巩固和发挥。

(五)建立法律屏障、形成安全环境

创新型人才在从事工作、学习、生活中会面临诸多安全因素的考虑:政治的安全、人格的安全、成果的安全、财产的安全、人身的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的安全等等。事实上,这也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安全因素的方面。我们必须树立人才安全的观念,在更高的境界上、更新的技术上和更全面的考虑上,除了创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之外,对创新型人才建立法律屏障,实施法律保护,这实际上是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的维护。在法律的规范下全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安全达到一种自律的状态,于是也就实现了用法典保证环境的健康、保证创新型人才素质的成长和巩固的目的。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明不同,西方文化崇尚二元对立乃至多元对立,主张制约制衡,目的是科学决策。东方文明崇尚中庸之道,追求和谐有序,即使使用了法律的手段,其终极目标还是为了和谐。我们为了给创新型人才创造和谐,又不得不用咄咄逼人的法律手段限制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最终为了倡导创新为先、开拓为荣的风险意识;倡导不畏失败、勇往直前的拼搏意识;倡导允许失败的宽容精神;倡导理性的批判精神。逐步形成一个鼓励探索、鞭笞懒惰、理解体谅、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任何伟大都不是完美的化身,要学会理解、呵护。对创新型人才不能理想化,不能情绪化,更不能求全责备、事后诸葛。千万不要形成“干事伤心、闹事开心、不干省心、因而最好不干”这样的怪圈。要创新必有瑕疵、必有失败。要给创新型人才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猜测。让他们在拼搏中没有后顾之忧、没有伤心无奈。这实际上是一个环境问题、是一个组织的境界问题,是上层建筑的问题,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刚性地规范人们的行为。

总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是一项必须全社会参与的、坚持始终的系统国策,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和密切配合,需要长期宣传、教育和规范,需要人才自身迎着各种困难刻苦磨练,从而将我国打造成创新型国家。

 

(作者为中国人才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

上一条:打破应试教育瓶颈促进人才开发
下一条:高校要设计人才开发的动态目标

关闭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二环东路7366号 电话:0531-88198843 邮箱:gdjyrcyjh@163.com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