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
推进素质教育,这是近几年来教育界普遍关心的话题。但是,就中学而言,仍然是应试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素质教育,则表现为雷声大,雨点小;高校与中学相比,素质教育要相对好一些,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比较狭隘的教育模式。所谓应试教育,一般被理解为和素质教育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当然,只要是学校教育,就必然会有考试。但是,把考试推到极端,当作学校教育的指挥棒,这显然有悖考试的初衷。
由于应试教育不是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为了测试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而只是偏重于衡量某些学科的知识,其结果只能是束缚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这与人才开发的战略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有时甚至是对立的。2006年10月2日徐迅雷在光明网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一位“中国差生”成为“美国天才”的真实故事。王楠子8年前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可见,王楠子是作为“中国差生”而被中国教育制度所“淘汰”的,却成为被美国教育制度发现、改善、培养起来的“美国天才”。在美国,王楠子从未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次他“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王楠子的个案对于反思我们的教育颇有启发意义。与王楠子相媲美的是16岁的高二学生牛培行。根据2007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10套节目“家庭”栏目报道,牛培行小学时就考试不及格,老师曾经对他失去了信心,牛培行没法正常上学,最后只好参加了兴趣班,到了高二时,竟然获得了20多项发明和专利。他的父亲牛青认为孩子玩商高,而玩商高的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高。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贪玩的孩子,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首先,应试教育鼓励某些所谓重要学科的单一发展,导致智育目标狭隘化,严重制约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因此影响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和谐发展,也从根本上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应试教育把学生置于樊篱之中,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应试教育阻碍了教学改革,制约了学校人才开发理念的创新。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一方面按照惯例进行教学,不敢对教育进行根本的改革,一方面安排学生做大量的试题。据了解,某重点中学的老师们在国庆节放假时,竟然给高三的学生布置了24套标准试卷,让学生在3天的假期内做完。如果按每套试卷需要2个小时计算,24套试卷则需要48个小时!徐迅雷在光明网那篇文章中很尖锐地指出:中国教育为什么泯灭学生个性?因为它是格式化的教育。格式化的中国教育,是“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大家都要成为被大坝牢牢挡住的水库里的静水、死水。格式化的中国式教育,抛弃了“百花齐放”,折腾的是“百鸟朝凤”,全都朝拜高考这一只“凤凰”。而真正的优质教育,一定是百花齐放的,更准确地说,还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万花怒放”。我们天天在喊素质教育,天天在喊因材施教,而实际上却正如徐迅雷所说的是“万材一教”、“万材一师”、“万材一室”、“万材一书”、“万材一考”。最后“万材”变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化模子里出来的,都成了擅长考试的“会考分子”。这种“教育格子”里培育出来的“标准化豆芽”,没有成为“水泥脑袋”者算是很幸运了。
应试教育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但是大家又必须承认,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人的一生看来会有无数次的考试,考试是不可避免的。这里的关键是考什么,如何考,考多少次的问题。因为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人才测评和选拔的一种方式或手段。诚然,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数不胜数的考试,过关斩将,最终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这起码说明这个人有比较好的体力、记忆力,也有较强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甚至包括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等等。但是,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仅有这些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有更多的知识、更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对于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些显然是通过一般的考试难以检验的,也是应试教育无法实现的。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把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呢?对此,我们必须澄清一个问题,即很多人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绝然对立起来,其实,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在思维方式上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对此,我们如果不是囿于成见,就不难看出,所谓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并非绝然对立,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交叉关系,即应试教育本身应该在客观上培养或训练学生的某种素质,比如记忆力、心理素质,还有对书面文化的学习能力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而素质教育本身既然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也要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书面文化的学习能力等。
也就是说,一个高素质的学生不但不应该怕考试,而且还应该比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人们之所以对应试教育有很大的意见,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看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关联,一方面也与对素质教育本身理解的偏差有关系。在许多人看来,好像一搞素质教育,学生就不用考试了,即使成绩考不好,仍然是高素质。这种观点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显然非常偏颇,也是非常有害的。
应试教育甚至已经渗透到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虽然没有达到中学那样应试教育的程度,但已经存在着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倾向。特别是不少大学要求博士生必须在C刊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才能参加论文答辩,这显然也是一种更具有极端性的应试教育。我们可以设想,博士三年,第一学年要开设外语等公共课和专业课,第二学年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在最后一个学期的5月份就要完成。文科的博士论文一般需要10多万字,也就是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每年至少要写5万多字。可见,实事求是地讲,即使拿出全部精力在这段时间里只写博士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此看来,许多大学的规定显然是违背学习规律和学术创新规律的,甚至多少有些“逼良为娼”的嫌疑。2006年以来,一些高校不再实行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的制度,而是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审查和答辩,这意味着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考察。
要把应试教育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我们还应该把握四点:第一,全社会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确立大人才观,树立新的“四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第二,改革和完善各种考试制度,既要考察基本知识,又要考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把教师提升为教育家和人才开发大师;第四,在实践上,关键是要争取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新的融合。具体而言,从应试角度来看,首先应该确定考试内容更科学合理,减少书面知识的考试,增加对综合能力的考试,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艺术创新等新的内容。其次,要减少考试科目,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的负担。再次,既倡导全面发展,也鼓励学生在某些领域或学科大胆冒尖,对一些“奇才”和“怪才”,不能简单地用木桶理论加以衡量,而是扬长避短。经过长期的融合,我们应该逐渐克服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使二者逻辑上的交叉关系逐渐转化为全同关系。
对于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其实,就这四种能力来讲,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抽象的;对于高校来讲,学生毕业后马上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归根结底也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一旦适应了社会以后,即就业以后,还应该进而展现出创业能力。高校素质教育如果能够真正落实对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将会走出应试教育的瓶颈,极大地促进人才开发。
(作者为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干部与人才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副会长)